企業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個管理過程,包括對風險的定義、測量、評估和發展因應風險的策略。目的是將可避免的風險、成本及損失極小化。理想的風險管理,事先已排定優先次序,可以優先處理引發最大損失及發生機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處理風險相對較低的事件。風險可能來自各種來源,包括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項目失敗的威脅(在設計,開發,生產或維持生命週期的任何階段),法律責任,信用風險,事故,自然原因和災難,故意來自對手的攻擊,或根本原因不確定或不可預測的事件。(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實際狀況中,因為風險與發生機率通常不一致,所以難以決定處理順序。故須衡量兩者比重,做出最合適的決定。因為牽涉到機會成本,風險管理同時也要面對如何運用有效資源的難題。把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可能會減少運用在其他具有潛在報酬之活動的資源;理想的風險管理正是希望以最少的資源化解最大的危機。


風險是由不確定性引起的,在不確定性情況下,決策主體所做的決策行為是建立在有限信息基礎之上的。如果決策主體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獲得更多的信息,那麼就可以降低決策行為的風險。事實上,隨著信息量的增加,不確定性也就相應減少,當企業處於充分信息狀態下,原來的不確定性決策也就轉變為確定性決策了。由於決策行為的結果可以百分之百地得到肯定,因而此時也就不存在風險。決策者可以根據確定的評判標準選擇最佳的決策行為方式。風險決策實質上是一個信息不充分的博弈過程。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內涵和外延得到極大的拓展,各種信息元素急劇膨脹,瞬息萬變,信息已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面對這種現狀,如果哪個企業能夠更快地掌握更多、更準確的競爭信息和決策依據,那麼它就能更好地提高決策效果,贏得競爭的勝利。


在香港營運的公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為中小企業,面對的問題卻與大型企業不遑多樣。身處市場經濟大潮中的企業,時刻都面臨著競爭風險的威脅。尤其是勢單力薄的中小企業,在日益複雜多變的環境形勢下,及時調整經營博弈的策略思路,對於提高企業競爭效果無疑顯得極為重要。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於戰略制訂並貫穿於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併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