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樸實在論

在哲學的思想中,素樸實在論(Naïve realism),也被稱為直接的現實主義,常識的現實主義或感性的現實主義。這個哲學理論意味著感官為我們提供了對象的直接意識,而他們又真的是這樣的。一般而言,我們知道外在世界存在是透過感官,但感官所接觸到的東西和實際的事物是一樣的嗎?我們能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我們對外在世界有直接接觸嗎?

常識實在論(commonsense realism),也稱直接實在論或素樸實在論(naïve Realism),它認定有一個物理世界存在,並獨立於我們的意識之外。第一,我們五官所接觸到的熟悉事物,它們的存在不但是真實的,而且獨立於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即使它們不被人們觀察到,仍然繼續存在。第二,它們是“公開的”,可以被任何觀察者知覺到。第三,這些東西在時空中具有位置和延展性。

然而,這個理論背後存在不同的挑戰。第一,錯覺論證(the illusion argument)透過區別真實(reality)和表象(appearance),反對了實在論。另外,它根據以下三個論證:(i)同一樣東西不可能同時具有不相容的性質;(ii)性質P和Q是不相容的;(iii)同一樣東西X被某一感官知覺為P,被另一感官知覺為Q,反映知覺到的性質不是被知覺物的本有性質,證明我們的知覺是錯覺。

第二,宇宙充滿這矛盾、錯誤、虛幻,這些東西是非實在的,卻又客觀存在,當進入意識之中就會出現幻覺(hallucination)。假設我們吃了迷幻藥,以為自己躺在牀上,其實是坐在石頭上。這個情況正正説明了,存在和意識會因爲人的判斷出現錯誤。以“桶中之腦”這個思想實驗作為例子: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從你一出生,就把你大腦拿出來置於一個充滿營養液的桶中,並把你的大腦和一個電腦連結,提供你所有的感覺經驗,而實際上你只是在桶中的大腦。個體對於客觀存在的認知或判別取決於他所接收的刺激,而這些“刺激”可能會導致誤差。

第三,“夢的論證”提出過“我們如何證明自己不是在做夢?”。在“夢的論證”之前,笛卡爾進行了一個與感覺相關的論證,得出結論是:由感覺而來的意見是不能被完全徹底地相信,即這些意見是可疑的,不能被納入知識體系。從而進一步論證,如果我們是在做夢,則夢中的東西不是真實的,夢中的感覺信念所表達的内容非實際存在、發生。同時引申另一個問題,永遠做夢的概念不可理解嗎?

第四,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發明一個例子:假想這個世界是在五分鐘前誕生,這會和你現在的經驗不一致嗎?記憶可靠嗎?由此質疑人的意識和物理世界的存在是否真的相符。

既然了解到實在論的挑戰,自然我們也可以理解到懷疑論(skepticism)的極限。懷疑論認爲我們不可能確定知道任何東西,即使我們對世界最基本的信念,總會有一些可疑的理由。雖然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證明有不可質疑的東西,但這仍然無法解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然而,懷疑論可以質疑感官的可靠性,卻不能全然質疑記憶的可靠性,更不能質疑邏輯的可靠性,因為它的論證也建立在對語詞的記憶和邏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