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可持續發展已成趨勢

今年4月印度大壺節來臨之際,上億人湧向恒河導致疫情再次爆發,為全球疫情防控增添了新的不確定因素。回顧歷史,疫情和文明進程如影隨形,尤其在工業革命後,疫情發生的頻率明顯加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過去80年發生過20宗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其中60%發生在本世紀內,其中8宗發生在過去十年。與此同時,全球變暖的速度也在過去10年明顯加快,也是過去100年中最熱的。去年2月南極的氣溫達到18.3度,造成凍土熔化、冰川熔化,把塵封萬年的病毒釋放出來,也使海平面升高。

 

氣候的變化和瘟疫疫情頻發有正相關關係。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不僅僅是瘟疫頻發,還有洪水氾濫、森林大火、蝗災、雪災等越來越多的極端事件,並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而這些變化背後少不了人類活動的影子,例如碳排放加速全球變暖、肆意的生態破壞和掠奪式的自然資源利用、無節制地使用化石燃料等。粗放的發展模式、竭澤而漁的發展模式,使地球生病了。

 

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人類不能再忽視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唯有改變粗放的發展模式專注於可持續發展,才有美好的未來。對於可持續發展,人類很早就已經有“吹哨者”。一個是美國科普女作家——蕾切爾·卡遜,在1962年寫了一本書《寂靜的春天》,講述了由於人類過度地使用化學農藥而導致的生態破壞。另外一位是系統學大師德內拉·梅多斯,在1972年撰寫了一本名為《增長的極限》的書。為什麼(增長)有極限了呢?因為人口膨脹、農業發展、自然資源、工業生產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以及高消費模式、高增長的模式,為人類和自然帶來災難。

 

回望歷史,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不曾停止並逐步形成共識。上世紀60-70年代人們就曾提出責任投資的理念,當時是對越戰及南非的種族歧視等提出質疑;2004年ESG理念被提出,關注環境、社會、治理;接著2007年影響力投資被提出,主張在每一筆投資決策開始時,就要關注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的一致性,具體包括環境、社會等指標。